时间过得很快,转眼就到麦收了。蚕老一时,麦熟一晌。在这个关系到一家人一年口粮的关键时节任谁都不敢掉以轻心的,全村都陷入紧张、忙碌、兴奋之中了。天不亮就有人起来摸到麦田里割麦,还要往场里拉麦秧子,垛麦秸垛,碾场,扬场,晒粮食。要是逢到阴雨天那就更忙了,把麦秸垛盖好防备雨水不说,地里还要播种秋庄稼,豆子、芝麻还好,定好耧眼,套上牲口,不多时就耩完了,麻烦的是棒子和红薯,全要人工一棵一棵的来完成。棒子要一个坑一个坑的刨,点了种子再盖上土,红薯则要一棵一棵的栽,都是很费力的活计。这时节的人都要脱一层皮的。即便勤快的杨翠玲也受不了这般的劳碌,往床上一躺就再也不想动了。邓金柱却不行,累归累,夜里还是会要杨翠玲。杨翠玲无奈就四肢八叉的躺在那里由邓金柱怎么着去。
任何事情都会随着时间的流失而过去的。麦收也是。收完麦,扬净场,种完秋庄稼,垛完垛,交了公粮,剩下的就是地里间间苗、除除草、打打药、施施肥,然后就等着秋庄稼成熟收割了。为了娶媳妇,邓金柱已经在家闲了一春了,再不能不出去挣点钱了,老这样闲在家里算是咋回事啊,不光是家里没钱花,外人也说啊。当然,不是非要出去不可,能在家挣钱也是本事,邓金柱反反复复想过了,在家除了跟着人家干小活,别的他还真没挣钱的本事。所谓小活就是给人家盖房子什么的,一天三块两块的说不准的,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,那就是钱只会少不会多。干小活的一般是家里有事走不开又闲不住的人,比如家里父母亲年事已高,没准哪一天就过去了的,再不然就是老婆有重病或残疾干不了地里活计的,等等,诸如此类。邓金柱怎么看都算不上,在家里是说不过去的,再说以前都在外地打工,也没有在家干小活的记录,突然间不走了在家干小活算是怎么回事呢?这样,邓金柱就只能接着他中断了一春的事打工去了,可杨翠玲怎么办呢?一下离开杨翠玲他还真舍不得。开始,杨翠玲说,就恁馋啊?邓金柱就瞪了眼,说,你不馋?凭良心说,杨翠玲一点也不馋,她虽然没觉得那有什么不好,却一点也没觉得那有什么好。不过,杨翠玲没敢说,她怕邓金柱不高兴。每次说到这里就断了,后来,邓金柱终于说,要不你跟我一起去吧?杨翠玲从没出去过,一听要她也出去就懵了,说,我去?邓金柱说,对啊。杨翠玲说,我去管干啥呀?邓金柱说,哎呀,管干的多了,工地上女工多的是。杨翠玲说,我没干过啊!邓金柱说,不干啥时候都不会干过的。杨翠玲说,我不会啊!邓金柱说,不会学嘛,要不做饭也中啊。杨翠玲就不说话了。邓金柱接着说,咋的一天也能整个三块五块的啊!停工了还能逛逛百货大楼,看看公园,多美气啊!这样说得多了,杨翠玲就同意了。杨翠玲不是想逛百货大楼,想看公园,也不是舍不得邓金柱离开,让她心动的是见天都能挣三块五块的钱!
既然要出去,还不确定这一去能去多长时间,跟爹娘告个别总是应该的,杨翠玲就让邓金柱骑着洋车子带着她去了一趟葫芦湾。杨翠玲的爹娘听了都感到很意外,心下就有些不满邓家,尤其不满邓金柱。闺女在娘家都没出过外,没想到才嫁出去倒要出外了!杨翠玲知道爹娘心疼自己,生怕爹娘对邓金柱有怨言,就捡好听的跟爹娘说,说她刚嫁过去还不怎么熟识人,邓金柱一走她就更孤了。以前也没出去过,现在出去见识一下也好,还能见天挣三块五块的,一举两得呀。杨翠玲一向不怎么说话的,爹娘见闺女一下变得这样能说会道的,心里讶异,不由对看了一眼,又看看杨翠玲,见闺女不像是装的,就知道闺女是真想去了,心里叹了一声,到底是年轻人呵!也就同意了。走到村口的时候碰到了杨翠玲的妹妹杨翠英。杨翠英看见了,跑上来说,姐,你就走啊!不住一天啊?杨翠玲说,不住了,回家还得收拾收拾呢。杨翠英听她说得温馨就笑了,对邓金柱说,哥,不许欺负俺姐啊!邓金柱就笑。
不多几天,杨翠玲就跟着邓金柱到建筑工地去了。到了工地杨翠玲才知道家有多好,用她的话说,那工地根本不是人呆的地方,好在天天有邓金柱陪在身边,这就减轻了很多,麻麻眼也就过去了,甚而工地上还有人眼热邓金柱有老婆子陪呢。
年底的时候,杨翠玲跟邓金柱终于回家了。俩人结婚前没怎么呆到一起过,彼此也不大了解,刚结婚是还很生分,都是气气的,心里知道这样不对,也别扭,可是找不到更好的法子,只能这样。等他们回家的时候几个月的厮磨就让两口子熟识透了,你的就是我的,我的也是你的,他们觉得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两口子了。
杨翠玲一回到家就受到了英雄般的待遇。
杨翠玲和邓金柱是头天晚上到家的,婆婆慌得赶紧起来给他们做饭,而且是荷包蛋,一碗就给杨翠玲盛了七八个,让杨翠玲愧得什么似的,让婆婆吃,婆婆当然不会吃的,又让邓金柱,看见邓金柱碗里才两三个,不由分说就从自家碗里扒了两个给他。邓金柱抬头冲她嘿嘿一笑,埋头吃了起来。婆婆在一边看着,笑眯眯的说,看看,多疼你。你要是不好好待承人家看我不打你。等杨翠玲吃完,
四、过新年(1/4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